判断电子分析天平的性能需综合其核心参数、功能设计及实际使用表现,具体可从以下维度评估:
一、计量性能指标
1.稳定性
长期稳定性:在环境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,对同一被测物在长时间内不同时间段进行称重,观察其重量差值。差值越小,说明电子天平的长期稳定性越好。
瞬间稳定性:将被测物放在天平上,看显示数值是否立即显示并保持不变。若能快速显示稳定数值,则瞬间稳定性较好。
2.线性准确性:在整个称量范围内,查看显示值和精度值之间的偏差。可通过选取不同重量的砝码(从接近最小称量值到接近最大称量值)进行称量,记录显示值与砝码真实值之间的差异,若偏差在规定范围内,则线性准确性较好。质量差的电子天平,即使满量程校准后,在称量范围内也难以获得准确称量值。
3.重复性:反复称量同一物体多次,观察数值的波动性。记录每次称量的数值,计算其最大值、最小值以及偏差范围,偏差越小、数值波动越小,则重复性越好。若重复性不好,采集的数据可靠性就低。
4.灵敏度与分辨率
分辨率:指检定分度值e或显示分辨率d,值越小越好,表示天平的灵敏度超高。
响应时限:给电子天平加重一个灵敏度对应的重量后,数值增加一个灵敏度值的时间越短越好,说明天平反映快、灵敏度高。
1.传感器类型:传感器是决定电子天平精度的重要元件,使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的天平,其准确性可能天差地别。目前来看,电子天平使用的传感器类型常见的有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、电感式传感器、电容式传感器、单体传感器、电磁平衡传感器和单模传感器。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和电磁平衡传感器。传感器越好,天平越贵。
2.机械部件
器件检查:仔细检查天平内部器件有无太紧、太松、偏心轴旋转不到位或超越点的情况。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天平的正常工作,例如太紧可能导致天平部件磨损加剧,太松可能使天平的测量出现偏差等。
立柱部分检查:确保立柱垂直,若立柱不垂直可能影响天平的平衡性能,进而影响称量准确性。
水准器检查:查看水准器是否正常,水准器能反映天平是否处于水平状态,若水准器故障则可能导致天平水平调节不准确。
底座板检查:检查底座板是否稳固、平整,不稳固或不平整的底座板可能使天平在称量过程中产生晃动,影响测量结果。
3.光学系统
光屏检查:查看光屏是否正常工作,如是否存在无光、光线不强、有黑红色光或条形光等异常情况。光屏不正常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和清晰度。
灯泡检查:检查灯泡是否正常亮,若存在不太亮、亮度不够或长明灯(不该亮时一直亮)等情况,可能影响光学系统正常工作,进而影响天平使用。
刻度检查:查看刻度的清晰度,是否存在看不到刻度、刻度倾斜或弯曲等问题。刻度不清晰或者不正常会给读数带来困难,导致测量误差。
三、电子分析天平实际使用表现
1.环境适应性:分析天平对环境的温湿度、振动、气流等有一定要求。例如,精密天平需避免空调直吹或门窗附近气流干扰,必要时加装防风门。此外,应控制环境温度不超过30摄氏度,湿度不超过85%,且操作时的温差变化应控制在5摄氏度以内。
2.校准与维护
内外校对比:内校依赖天平内置程序,外校需使用标准砝码验证准确性。频繁校正可能暴露稳定性缺陷。
清洁与保养:定期清理称量室,避免样品残留腐蚀部件;移走干燥剂以防气流扰动。
